Contact us

support@aukphie.com

秸秆养牛饲料加工调制的常见方法详解

2018-07-23 15:47:49 0
秸秆经适当的加工调制,可改变原来的体积和理化性质,便于牛的采食,提高适口性,减少饲料浪费,提高其营养价值。到目前为止,在
养牛业中,行之有效的加工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生物学方法和化学方法。这几种方法也可综合应用。
物理方法 
即对秸秆进行切短或粉碎、制成颗粒饲料、秸秆、碾青、热喷等,目前在国内普遍采用。
这种方法一般不能改善秸秆的消化利用率,但可以改善适口性,减少浪费。
秸秆粉碎后与精料混合使用,可扩大饲料来源。除此以外,有人试图采用蒸煮或辐射处理来改善稿秆的营养价值,也取得某些进展,但还
未进入实用阶段。 
切短:秸秆经切短便于采食和咀嚼,并易于与精料拌匀,防止牛挑食,从而减少饲料浪费,提高采食量。切短的长度一般为1.5-2.5厘米。
粉碎:粗饲料经适当粉碎,可提高采食量,多采食的部分能补偿粗饲料本身所含能量的不足。但要注意粉碎粒度。
颗粒饲料:粗饲料经粉碎与其他饲料配成平衡饲粮,然后制成颗粒,适口性好,营养平衡,粉尘减少,颗粒大小适宜,便于咀嚼,改善适
口性,从而提高采食量。
在国外,有的用单纯的粗饲料或优质干草经粉碎制成颗粒饲料,可减少粗饲料的体积,便于贮藏和运输。
秸秆碾青:将秸秆铺在地面上,厚度为30-40厘米,上铺同样高度的青饲料,最上面再铺秸秆,然后用磙碾压,青饲料流出的汁液被上下两
层秸秆吸收,经过该处理,可缩短青饲料晒制的时间,并提高粗饲料的适口性和营养价值。青饲料以豆科牧草较好。
热喷饲料:将初步破碎或不经破碎的粗饲料装入压力罐内,用1471-1961千帕的压力,持续1-30分钟,然后突然减至常压喷放,即可得热喷
饲料。经该处理,可提高牛对粗饲料的采食量和有机物质消化率。
生物学方法
即利用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分解秸秆中的半纤维素、纤维素等,再连同菌体喂牛。微贮对改善秸秆的营养价值,提高粗蛋白含量有一定效
果,下表列出了秸秆微贮前后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
项目      微贮前(%)   微贮后(%)   增减(%)
干物质      90.00         29.20       -67.56
无氮浸出物  46.78        16.08       -65.63
粗蛋白      7.28         9.62        +32.14
粗脂肪      2.49         3.76        +51
粗纤维     27.72         8.90        -67.89
经微贮后,秸秆干物质、粗纤维、有机物在体内的消化率分别提高了24.14%,43.77%,29.4%。牛对微贮秸秆的采食速度和采食量分别提高
40-43%,20-40%。 
目前推广的秸秆微贮技术,方法简便实用。具体操作如下:
菌种复活:在处理秸秆前,先将1袋发酵活干菌倒入2千克水中充分溶解。最好先在水中加入白糖20克,可以提高菌种复活率。然后在常温
下放置1-2小时,使菌种复活。复活好的菌种必须当天用完。
菌液配制:将复活好的菌种倒入充分溶解的0.8-1.0%的食盐水中拌匀(青玉米秸秆微生物贮存不加食盐)。食盐水和菌液量计算见下表:
秸秆种类 
秸秆重(千克)  发酵活干菌用量(克) 食盐用量(千克) 水用量(千克) 贮料含水量(%)
麦、稻草 1000           3                                9-12                          1200-1400      60-70
干玉米秸 1000           3                                  6-8                          800-1000       60-70
青玉米秸 1000           1.5                             适量                          60-70
贮存技术:在砖窖或土窖的四周,衬塑料膜,将秸秆铡成2-3厘米,装入窖中,约30-50厘米厚为一层,然后在秸秆上均匀喷洒菌液水,同
时加入占秸秆重量60-70%的水并压实,在最上层均匀洒上食盐,食盐用量为每平方米250克,最后用塑料膜封顶,四周压严,上部用土或其
他重物压实。封顶一周内经常检查窖顶变化,发现裂缝或凹坑,应及时处理,以防漏气腐败。
开窖:一般在窖内贮藏21-30天才能取出。取出时要从一角开始,从上至下逐渐取用。每次用量应在当天喂完为宜。取料后一定要将窖口封
严,以免水进入引起变质。 微贮料要与其它草料混合饲喂,也可与精料同喂。饲喂时应有一段适应过程,逐渐加量。一般每只牛每天1.5
-2.5千克为宜。
化学方法
化学处理是利用化学试剂对粗饲料进行处理,使其内部化学结构发生改变,使之更易被瘤胃微生物所消化,主要有碱化法、氨化法、生物
酶法等。
碱化法: 利用强碱液处理秸秆,破坏植物细胞壁及纤维素构架,释放出与之关联的营养物质。这种方法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秸秆的消化率,
但处理成本高,对环境污染严重。
(1) 氢氧化钠处理:传统的方法也称湿法处理,具体方法是用8倍于秸秆重量的1.5%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秸秆12小时,然后用水冲洗至中性
该法处理的秸秆牛喜食,有机物质消化率提高24%。明显的缺点是费力费时,需水量大,且营养物质随水洗流失较多,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为克服湿法的这些缺点,目前已对该法进行了改进,主要包括半干处理和干处理。半干处理是秸秆经氢氧化钠溶液浸泡后不用水洗,而是通
过压榨机将秸秆压成半干状态,然后烘干饲喂。干处理是将秸秆切短,通过螺旋混合器加入3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匀,使秸秆含氢氧化钠
的量为其干物质的3-5%,然后将这种秸秆送入颗粒机压成颗粒,冷却后饲喂。
(2) 石灰液处理:按秸秆与生石灰100:1备料,先将生石灰按1千克加水20千克溶解,除去沉渣,然后用该石灰液浸泡切短的秸秆24小时,
捞取稍干饲喂,该法效果比氢氧化钠差,且秸秆易发霉。但原料易得,成本低,方法简便,能提高秸秆的钙质。也可再加入1%的氨,防止
秸秆发霉。
氨化法: 利用液氮、尿素、碳氨和氨水等,在密闭的条件下对秸秆进行氨化处理。其优点是操作简便、成本低,可提供一定的氮素营养,
能明显地提高稿秆的消化率和粗蛋白水平,改善稿秆的适口性,提高采食量, 对环境基本无污染。 
因此,氨化处理秸秆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
(1)无水液氨化处理:多采用"堆垛法",将秸秆垛起,上盖塑料薄膜,底边四周用泥土密封,其内安置多孔导管与液氨罐相连,开启罐上的
压力表,按秸秆干物质重量的3%通进液氨,氨气很快遍及全垛。
氨化处理时间取决于气温,气温低于5℃时需8周以上;5-15℃需4-8周;15-30℃需1-4周。启封后通风12-24小时待氨味消失,即可饲喂。
(2)氨水氨化处理:可用含氨量15%的农用氨水,按秸秆重的10%的比例,把氨水逐层均匀喷洒于秸秆上。也可按每100千克秸秆喷洒12千克
25%的氨水的比例处理,喷洒完氨水后用塑料薄膜将垛封严。
该方法在气温不低于20℃时,5-7天氨化完成,启封后12-24小时待氨味消失即可饲喂,也可按上述液氨的"堆垛法"处理。
(3)尿素氨化处理:按秸秆重量的3%加入尿素,即将3千克尿素溶解于60千克水中,逐层均匀地喷洒在100千克秸秆上,或用尿素2千克、水
15千克处理100千克秸秆。用塑料薄膜压紧。
由于秸秆中含有尿素酶,在该酶的作用下,尿素分解放出氨,从而达到氨化的目的。
生物酶法:该处理是利用自然界存在着的、能分解植物纤维素的微生物分泌的酶,来提高粗饲料的利用率的一种方法。
通过筛选纤维素分解酶活性强的菌株进行发酵培养,分离出纤维素酶或将发酵产物连同培养基制成含酶添加剂,用来处理秸秆或加入日粮
中饲喂,能有效地提高秸秆的利用率。
据报道,日本先用氢氧化钠,再用高活性的木霉纤维素酶可将几乎全部的纤维素转化为纤维二糖与葡萄糖,分解率达80%。
目前纤维素酶可工业化生产。秸秆经处理后,必须除去多余的氨或碱,才能用来饲喂牛。饲喂方法与干草相同。利用氨化稿秆喂牛时,要补充一定的精料、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